07
2025
-
07
走进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市场微观察
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东南亚纺织服装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与东南亚市场的深度对接,为更好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入了解热点市场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缝制设备升级改造的需求变化,今年上半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组团赴东南亚开展市场考察交流,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服装产业地位逐年上行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东南亚的最大经济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东盟创立国、G20集团成员、金砖国家成员,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过去十年,印尼经济增长率多保持在5%以上,2024年其GDP全球排名第16位。近日,印尼中央统计局宣布,2025年一季度该国实际GDP初值同比增长4.87%,这一增速的提升主要归因于制造业和出口的逐步复苏以及稳健的政策支持。其中,印尼纺织服装产业也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庞大的人口基础和稳定的消费能力为印尼纺织服装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纺织服装业成为印尼最大的经济贡献产业之一,也是最大的就业支持产业,从业人数超270万。来自WTO官网的数据显示,2023年印尼服装出口额为83.3亿美元,在全球服装出口数量中占比1.5%。在全球服装出口前10位经济体中,印尼从2020年的第十位逐年上行,2021年位列第八,2022年及2023年均排名第七。
据印尼投资与下游化部透露,2024年新加坡、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是印尼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家和地区。5年来,中国大陆对印尼直接投资金额为318亿美元,涉及3.7万个项目,年均增速达31%。其中,印尼纺织业吸引投资规模在各行业领域中位列第七,5年来累计吸引中资企业投资4.8亿美元。
印尼纺织服装业高度集中于爪哇岛上,特别是凭借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劳动力优势,约有78%的纺织企业和94%的服装企业选择在西部、中部爪哇投资生产。近五年,中国在印尼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也主要集中在爪哇岛的东、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爪哇,主要集中在Wijayakusuma工业区、Jatengland Industrial Park Sayung、阿维亚纳工业区、武吉三宝垄巴鲁、丹绒马斯出口加工区、肯达尔经济特区等地。据当地缝制设备经销商介绍,新投资的工厂规模普遍较大,雅加达现保留的多是一些老厂。从印尼服装企业的规模来看,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较多,中型企业相对较少,主要依靠从大服装厂接单代工。印尼的服装批发市场则主要集中在首都雅加达的中区Tanah Abang和万隆等地。
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协会(API)执行会长Danang先生表示,作为全球第八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印尼纺织业发展潜力巨大,纺织服装企业超过500家,工业产业链比较完善,拥有较稳定的质量控制、充足的人工能力。这也是吸引众多中国工厂前来投资的原因,也看好印尼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相信未来会吸引到很多来自国外的投资。
中国缝机引领印尼市场
今年上半年,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的2025印尼国际纺织服装机械展览会(INDO INTERTEX2025)上,来自中国的缝机品牌占据了展区大部分面积。杰克、上工、富山、汇宝、中捷、中缝重工、IMB、新发源、雅诺、箭马、菱锐、杜马、佳岛、元一、科普易能、汉明威、PGM、慧捷、越美、世邦、宏胜、固特、莱蒙等整机、零部件以及缝前缝后、刺绣机企业纷纷展出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产品。本次展会得到国内众多品牌企业的高度重视,公司主要负责人纷纷到场,让我们看到了印尼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协会(API)执行会长Danang先生对中国缝制设备在印尼服装产业的应用表示肯定,印尼每年进口中国缝制设备的数量都在增长,因为中国的机器有着质量好、价格低的特点,工厂主所获盈利和使用日本、意大利设备的一样多。他表示,感谢中国缝企给印尼提供的这些产品,有助于促进工厂的现代化。据介绍,有超过100家的协会成员来到INDO INTERTEX2025展会,来亲身体验中国的缝制设备,显示出当地企业引进技术和提高生产效益的迫切需求。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良杰表示,目前正是中国企业开拓印尼市场的良好机遇。首先,作为人口大国,印尼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二是拥有基本完善的纺织服装制造工业基础;三是从地缘政治来看,相较周边有竞争性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印尼出口美国的比例较小,贸易依赖度不高;四是印尼经济稳定发展,缝机市场面临更新换代。基于这些有利因素,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中国的缝机产品。
当地领先的四大经销商OBOR、BROTHERS INDO、INDO HOSE、PUKKA也携各自代理的中国品牌重磅现身,赞誉有加。杰克代理商Indo Hose董事长蔡嘉禾表示,与杰克从2006年一直合作至今,杰克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凭借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精准的市场战略布局,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与赞誉,目前印尼全国杰克二级经销商约有150家。他表示,印尼服装厂在规划方面还比较弱,在与杰克的合作中,已体会到整厂规划的好处,交货期会提高很多。今年2月,杰克在印尼沙拉迪加市与Indo Hose开办了模板工艺中心,该工艺中心的落成是杰克在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以及深化本地化合作的关键,为推动印尼服装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产业升级开启缝机市场新蓝海
据统计,印尼纺织、成衣及鞋类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2023年至2024年增幅高达31.1%。随着更多国际服装、鞋帽品牌将视野投向印尼,缝机市场需求增长是必然趋势。且印尼本土没有缝制机械的生产工厂,全部依赖进口,目前是中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的第六大市场。联合国数据显示,近年来,印尼市场从中国进口的缝机产品金额占比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48.31%,提升至2023年的60.21%。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对印尼出口额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1%,占全部出口额比重的3.76%。
与马来西亚等周边市场相同,数十年来,由于缝制设备供应链长期以日本品牌为主,印尼市场普遍使用的是日本品牌。在设备应用上,印尼服装厂呈现鲜明的两极分化,一类是工业园区中主营出口业务的大型企业;一类是相对分散的做本地市场的内销型工厂,如T恤、夹克等,其生产劳动密集度很高。两类企业所应用的设备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出口型工厂设备数字化程度较高,而做本地市场的设备则相对传统。当前印尼市场还面临着来自缅甸、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其他国家服装终端产品的竞争,导致本地内销企业承压之下经营更为艰难。
Danang先生表示,印尼劳动力成本每年都在增长,一般呈现3%-6%的增幅,这也是政府和协会比较担忧的问题。2024年,印尼的人工成本平均增加了6.5%,而服装工人的成本则上升了16.8%。未来,印尼服装行业必然要向依靠自动化设备换人的方向发展。而在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开发层面,中国制造呈现出较强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些年相比,印尼市场对中国缝制机械的产品需求不再集中于低端产品,自动化产品需求提升,单价也大幅提升。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我国出口印尼的自动类工业缝纫机产品量值均占出口印尼工业缝纫机比重的七成以上。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缝纫机产品出口印尼的均价为322.76美元/台,同比增长46.72%。我国缝前缝后设备出口印尼的均价372.5美元/台,同比上涨16.39%。杰克、富山、上工、中捷、美机、汇宝、宝宇等一批优势国产品牌在印尼市场强势发力,自动化系列产品在大型服装厂中迅速扩展。
富山公司吴良杰董事长表示,在印尼,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中国缝机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内企业在前沿技术的创造性、自动化自主研发方面取得的优势,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AI模型方面,中国企业的领先都得到了市场的承认。接下来,富山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深入地把智能技术用于基础技术上,在自动化领域不断突破。
PT Pan Brothers集团成立于1980年,于20世纪90年代上市,是印尼最大的服装制造企业,用户包括HUGO BOSS、始祖鸟、LULULEMON、鳄鱼、阿迪达斯、优衣库、耐克、无印良品等国际知名品牌,目前已有部分中国缝机品牌如川田等进入工厂。采购总经理Wisna Chang表示,公司每年都有计划预算用于设备的更新改造,中部工厂管理层每年都会去中国寻找新设备。中国缝制设备进步很快,产品质量较前几年有显著提升,希望中方能提供质量好、性价比高、操作便捷的缝制机械。
汇宝集团副总裁叶梦启透露,由于全球市场大环境的调整,汇宝把印尼作为重点市场布局。他表示,在东南亚市场,随着越南市场的趋向饱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政局动荡,许多优势逐渐减弱,大家都希望寻找政策更为稳定的市场。同时,由于内需减弱,今年国内很多企业各自加大了出海力度。而由于人口优势、薪资水平较低、对华政策相对稳定,汇宝把印尼作为一个值得深耕的市场,三年来效果凸显,已与部分规模两三千人的大厂达成合作。
充足的人力资源、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劲的国内需求、服装产业的迅速扩张、稳定的政治局势、良好的经济政策,使得印尼成为东南亚近来最有诱惑的市场蛋糕。但开拓印尼市场,我国缝企还需密切关注当地的政治、政策、标准、人文等方面的规则与风险,如印尼本土基础设施远未形成全国联动所需的交通体系,因此企业面临着较高的运输成本和较低的运输效率。电力供应不稳定,互联网覆盖率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产业发展,希望我国缝企在出海过程中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不断调整策略,积极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相关推荐